科学探究“要进行观察、制作等活动”,而观察与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方式,也是科学课教学的特色。科研要以探究为核心,探究离不开实验,实验教学要符合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,运用趣味实验进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,是我国科学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个环节,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。
兴趣是好的老师。小学生正处在学习的启蒙阶段,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都不太成熟和端正。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,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,主动地调动全部感官。而科学课上的实验则是引导孩子热爱科学的有效途径之一。小学生对实验的兴趣,往往能成为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。如,我任教的几个班级的学困生,到下午时上课精神不佳,我校科学课一般安排在下午,为了调节学习状态,在科学教学中,教师要少灌输多实验。小学生对实验感兴趣,实验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直接动力,学生主动探索,参与知识的形成,通过实验活跃课堂气氛能改变学生对上课的厌倦感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使学生积极主动、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。
实验能揭示事物现象的本质和规律,让学生在反复观察和探究中,能充分调动自身的各种感官,在没有压力,思想放松,心情舒畅的状态下,自觉主动地学习,以有效的方式去掌握科学基础知识。如,四年级下册在观察蚕豆发芽的实验中,通过十天的观察,每天写观察记录,课堂上让学生对蚕豆进行解剖,对蚕豆的种皮、子叶、胚根、胚芽的变化等更加了解,让各小组讨论蚕豆种子可以分为几部分,推测各部分蚕豆种子生长过程各起什么作用。课后鼓励学生继续观察,特别是蚕豆种子各部分的生长变化。我们的科学课每课都与生活、自然息息相关。既然科学课来源于生活,那么科学课的教学就应尽量让孩子们接触精彩的大自然。大自然的奇事妙物也必将引发学生无尽的探究兴趣,使他们主动去探究新知识,获取新知识,无疑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。